曾經盛開的陶瓷之花 |
||
作者:dyyjtc 來源:本站 發表時間:2016/8/30 15:05:15 點擊:14897 |
||
當陽峪陶瓷制作可追朔至唐代。北宋時期(公元1068 年)之后的57 年中發展到了鼎盛時期。 當時沿太行山下,以當陽峪為中心向東、西、南三個方向250 余平方公里大小窯場上千余座,生產著不同種類、形式各異的陶瓷產品。形成了北宋時期規模最大的陶瓷生產產區。而且其陶瓷制作工藝已達到了極高的水平。 絞胎瓷是北宋時期當陽峪制瓷工藝中獨特的制瓷工藝之一。它的制作難度很大,是用不同顏色的坯泥混合后,接坯或拍片成型,而后罩透明釉燒制而成。典型的紋路有:黑白、棕白羽毛紋,木紋、流水紋、云紋等。上世紀80 年代,一位當陽峪孟師傅曾制作過絞胎瓷小碗,很是精細,小碗口徑不過8 厘米左右,花紋是羽毛紋。可惜沒有繼續做下去。眼前孟凡斌制作的絞胎瓷,除了有精美的羽毛紋外,紋理上有了很多變化,顏色也很豐富。 如果這種工藝結合現代陶瓷理念和運用現代的制作手段,用來制作陶藝、陳設瓷、美術瓷,一定光彩奪目,能開辟出一片新的陶瓷天地。 |
||
|
||